作者:張戈 2016-9-24 17:18 瀏覽次數:6127
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您西裝革履,對面那位短褲圓領衫,這樣的交流是不是很尷尬,是不是有些距離感,是不是很難找到共同語言。
開發者需要什么
在中國,有一群人被稱為“圓領IT一族”,其官方“職位”叫開發者。如果您不了解他們,建議早晨9點去北京西二旗城鐵進行“觀摩”,背雙肩包,穿拖鞋、圓領衫的大多屬于此族中人。
最近,丁耘也特別偏好圓領衫,他是中國“權利最大”的開發者,作為華為的常務董事、產品與解決方案總裁,丁耘不僅掌管著華為8萬余人的研發體系,還要為合作伙伴中的開發者服務,當然,華為開發者平臺的運營與推廣也是其分管的工作之一。
丁耘認為,在行業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開發者將成為中堅力量。“技術是通用的,但行業應用卻各不相同,而開發者正身處各類行業應用的最前沿。”由此,丁耘開始改變形象,當然改變形象只是為了更好地交流,而在與開發者頻繁地溝通中,雙方的共同語言也逐漸聚焦。丁耘表示,開發者普遍希望企業能提供更便捷的開發工具,開發平臺要具備高效、差異化,且支持低成本創新和試錯的能力。如果開發平臺還能聯接更多的用戶、更廣大的市場,則必然成為開發者的首選。
選擇恐懼癥
其實,對于開發者而言,多多少少會有些選擇恐懼癥。因為如今提供開發者平臺的企業確實不在少數,例如微軟、IBM、甲骨文,當然還有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公司。對此,丁耘表示,華為開發者平臺最大的差異化在于,既提供IT能力開放,也提供CT能力開放。
IT+CT,這始終是華為實現差異化的競爭力,如今其通過平臺,將這項能力向開發者輸出。而由此,傳統金融、教育、醫療解決方案,因為融入了通信能力,將變得與眾不同。當然,對于應急指揮、平安城市、企業通訊,這些本身就既涉及云計算、大數據等IT能力,又涉及移動寬帶、移動辦公等通信能力的解決方案,華為的平臺幾乎是不二選擇。
變現能力
同時,正因為華為開發者平臺同時具備IT能力和通信能力,其也正在成為目前業內變現能力最強的平臺。2015年,華為啟動“沃土計劃”,計劃5年內投入10億美金,扶植開發者進行應用解決方案創新。一年內,華為已投入3億美元,在全球建立了13個開發實驗室,注冊開發者達到2.5萬人,新增上線230個解決方案,交付項目達到500余個。保守估計已為開發者節約5000萬美金研發資金,幫助合作伙伴增加3億美金收入。
以深圳業拓訊公司為例,在合作過程中,其公司在華為平臺的分成從7萬美元,增加到400萬美元。對此,丁耘表示:“華為開發者平臺重要的特點是,提供一個平臺,實現一點接入,全球可達,一次簽約,統一結算。目前,華為平臺已經連接200多個運營商, ISV只需要完成本地云的適配,其行業應用就能通達全球4億用戶,這就是目前華為的能力。”
而對于未來,丁耘還表示:“華為不會成為一家極客型的公司,但華為會支持眾多具有極客氣質的開發者,在各行各業中進行行業應用創新。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進程中,華為希望成為開發者首選的合作伙伴和首選平臺。2016年,華為開發者市場活動已經延伸到歐洲,實驗室已經在中東、拉美、歐洲落地。最終我們希望到2020年,華為平臺注冊開發者達到1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