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戈 2017-1-18 12:56 瀏覽次數:5827
亞信安全絕對是一家值得關注的企業,不僅是因為業績增長,而是其有效地整合了標準化產品與定制化服務,而這正是中國未來安全產業的大勢所趨。
一年完成公司融合
時間回到一年前,2015年底,亞信集團完成對趨勢中國的收購,其中包括100余項產品著作權、專利,以及產品源代碼。應該說,亞信安全成立一年來,還是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公司銷售收入增長54%,其中云安全業務增長48%,渠道合作伙伴新增23%。因此,說亞信安全是2016年國內增長最快的安全企業應該不為其過。
亞信安全三劍客。左起:亞信安全CTO張偉欽、亞信安全董事長何政、亞信安全CEO張凡
當然,近兩年安全企業業績快速增長也并不奇怪,在政策導向、市場導向的雙輪驅動下,年均20%市場增長率應該還能保持多年。但具體到亞信安全,增長動力應該還不僅如此。
首先亞信安全是一家有“大格局”的企業,公司成立伊時即提出網絡空間安全戰略。具體內容包括五方面:從網絡、系統和信息安全改變為網絡空間安全;從誰主管、誰負責,改變為強調共建、共享、共治;從單純依靠自身力量,改變為強調專業化,依靠平臺和更強大的服務團隊;從合規驅動,以防御為主,改變為強調業務為主、攻防兼備,變被動為主動;從保障網絡和信息系統為主,改變為強調業務、應用和數據的保障。
而正是因為對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的提出,2016年成都市政府已與亞信安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中國信息安全第一城”。目前,亞信安全提出的“網絡空間平安城市”的理念和實踐已經在成都落地,未來會應用到更多城市。
繞不開的融合話題
除公司業務理念的轉變之外,快速完成融合,也是亞信安全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其實,凡涉及公司收購、合并,市場融合、產品融合、團隊融合等自是繞不開的話題。
首先關注亞信安全的市場融合和團隊融合。應該說原亞信與原趨勢中國是兩家有著完全不同基因的公司,前者專注于運營商市場,后者專注于金融和企業市場;前者以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和服務為主,后者以提供標準化服務為主。
如果倒退五年,兩家公司的融合并非易事,但如今客戶的訴求已經發生變化,既要求安全企業展現以技術和產品為核心的業務實力,也要求其具有以服務為核心的業務能力;既要企業能夠構建安全體系,也要求其有能力為安全體系提供保障??梢哉f,以此為背景,亞信安全的市場融合和團隊融合是在共同服務客戶的基礎上水到渠成。
再來看一下產品融合。2016年,亞信安全重點推出了兩款產品:信風和信勢。信風即風險控制解決方案,信勢即態勢感知解決方案。以“信勢”為例,亞信安全通過融合安全和大數據技術,融合定制化和產品化能力,形成信勢解決方案。以此解決方案為基礎,2016年,亞信安全與運營商、公安及通信管理部門聯合,共同建設的電信業反欺詐態勢平臺,今年二季度投產以來,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和社會效應。在平臺協助下,公安部門已破獲該類案件1895起,幫助240多萬人免遭網絡惡意欺詐,挽回經濟損失超72億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亞信安全已經面向多行業建立了統一的融合銷售平臺,上述案例均是整合了原趨勢中國和原亞信的銷售團隊,共同完成市場拓展。
當然,“信風”和“信勢”只是2016年亞信安全產品融合的范本。談及未來,亞信安全CTO張偉欽表示:為了應對未來越來越“聰明”的威脅,亞信安全將通過構建3C+AI的產品戰略,迎接不斷演進的威脅挑戰,3C包括云安全(Cloud)、APT安全戰略(Cyber),和終端安全戰略(Consumerization),AI即人工智能。以此為基礎,內容安全和身份認證,將成為亞信安全真正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