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一輪的信息技術與社會經濟的大融合,大數據日漸成為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政務大數據,通過數據融合、挖掘、分析、應用,釋放政務大數據價值,為優化公共服務、提高政府效能、推動社會治理精準化等提供重要保證。
政務大數據建設,將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融合到政務服務與管理的具體業務流程中,挖掘大數據應用的巨大潛力,推動政府部門數據共享與公共數據資源開放,削減政府各部門政務信息孤島,實現公開、透明、智慧、便捷的城市服務與管理,讓城市變得充滿智慧,人與社會的紐帶更加牢固。
政務大數據云解決方案,打造多項智慧應用場景,實現政務數據資源跨部門、多層級的共享與個性化數據開放分享行為,支持數據分析和數據挖掘,提升政務決策的整體洞察能力,促進區域信息經濟價值增長與智慧產業的建立,以應用驅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形成新的科技、經濟增長點。
1. 建設背景:
上城區是杭州歷史文化名城的中心腹地,吳越文化和南宋文化發祥地,商貿旅游休閑黃金勝地,應在節約集約利用資源、保護自然生態、延續文化特征方面跨出更大的步伐。
目前,上城區城市管理部門經過數字城管多年來的建設,已經建立了多個應用于不同監管行業的信息化系統。但由于職能劃分等體制上的限制,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設往往陷于自發零散、各自為戰的局面,無法實現在同一平臺下對人、車、事、設施、監控、物聯等多種信息的綜合展現,也無法實現“戰時”對人員、物資、設備進行聯合的指揮調度。在智慧城管建設的新形勢下,迫切需要通過一種集約化手段,對各個業務系統的信息進行梳理,形成集約化的城市管理儀表盤,以及預案化的城市管理應急指揮體系。
2. 平臺定位:
綜合指揮平臺通過整合城市管理部門各個分散的業務系統,構建了一個基于GIS地圖展現的集約化、預案化的城市管理指揮體系,實現了城市管理運行信息的全面整合和共享,以及日常管理和應急狀態下的聯動指揮。在平時,能夠為領導提供集約化的城市管理儀表盤;在戰時,能夠為指揮人員調集資源、決策指揮提供有效的支撐。
3. 平臺架構:
信息匯聚子系統——利用城市管理的業務數據及服務、與終端設備的信息交互及反饋,打造面向指揮人員的可視化信息展示平臺。信息來源包括人員、車輛、設施等城市管理對象的靜態信息,以及通過對接方式從城管已建的各個信息化系統,如數字城管、權利陽光、96310、微博等系統自動獲取的動態信息。也可以由城市管理部門/單位通過人工上報方式報送。
指揮調度子系統——面向指揮人員,以基礎數據和動態的人、車、事、監控信息相結合,提供指令下達、時間處置過程追蹤、各類資源動態追蹤、應急處置、監控查看等功能。同時在運行信息整合、積累的基礎上,提供城市管理運行信息匯總分析和預警功能。
應急管理子系統——面向業務人員,針對不同場景下的處置,實現對應急組織機構及人員的管理,分等級、分類別的電子化預案的管理,人力、物資、車輛等應急資源信息的管理,以及提供應急場景下對外應急信息的發布。
終端應用子系統——包括領導終端應用和一線人員終端應用。面向領導,提供城市管理各類基礎信息的實時戰時、指令下達、指令追蹤、監控查看等功能,支持pad或手機終端;面向一線人員,提供指令接收、指令反饋、緊急上報等與指揮端信息交互的功能。
4. 平臺亮點:
基于GIS地圖全面的信息展示——包可以整合、對接多個分散的信息化系統,為城市管理日常運行提供可視化的城市管理儀表盤,包括人、車、視頻、事件、設施、物聯等基礎數據和動態數據基于地圖的實時展現。
多終端融合的指揮調度——包指揮人員可以通過web、pad、手機等多種終端給相關人員發送指令,終端用戶可以隨時進行查閱和反饋,反饋信息可追蹤。還可以人、車、事、視頻為焦點,基于地圖自動實現呈現周邊的其他關聯對象的信息內容。
流程化的應急預案——對于城市突發的應急事件或重大活動保障,指揮人員可以直接啟動應急預案,執行預案設定的調度,還可以對特定的人、事、物以及應急資源進行實時追蹤。
實時的數據統計分析——提供城市管理運行情況的綜合統計分析,還可以針對數字城管、執法、停車、熱線、環衛、河道等各個行業提供專題信息的統計分析
5. 建設成果
綜合來看,城市管理綜合指揮平臺的建設,為杭州市上城區帶來了如下價值:
1. 促進了數據跨部門的共享利用,提升數據價值;
2. 提升政府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
3. 為民眾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民生服務;
4. 改善企業的發展環境,提供更多的企業協作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