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三論劍”總決賽,武漢榮御四位參賽選手的亮相方式似乎很放松,“保八爭一”,他們的參賽口號沒有雞湯式的勵志,只有低調的幽默。聞聽此言,臺下專家評委,以及200余位嘉賓一陣哄笑。只有八支團隊進入總決賽,比賽尚未開始,其目標已經實現一半。
武漢榮御的另半目標
8小時之后,哄笑變為一片掌聲,武漢榮御實現了另一半目標,在首屆“新華三論劍”2017渠道大比武中,其奪得總冠軍。其實,武漢榮御確實有放松幽默的理由,此前諸多第一已經證明了其能力,而總冠軍只是再次展現。
武漢榮御成立與2008年,一年之后即開始與新華三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而以業務定位而言,其在湖北高校領域的地位,就相當于新華三在中國網絡基礎設備市場中的地位。
合作8年中,武漢榮御創造了諸多第一。2010年,武漢榮御創造了新華三S12500交換機應用于高校核心網絡的首個案例,至此打破了思科、Juniper等國外品牌在此領域的壟斷。也就是說,至今本土品牌能大規模替代國外品牌,以及新華三能在國內高教核心網絡占據半壁江山,在湖北高教市場份額超過80%,都是從此案例開始。
2011年,武漢榮御與新華三合作,完成華中農大異構存儲虛擬化項目,成功地接管了EMC、惠普、戴爾、HDS等國際品牌設備。“而且此系統從上線至今,沒有出現過一次故障,哪怕是一塊磁盤都未更換。” 武漢榮御副總經理向沖說。
2013年,新華三首個802.11ac無線校園項目,也是由武漢榮御交付、實施。此處必須插播廣告:至今武漢榮御運維管理著省內6萬個無線AP,什么概念?市場份額數倍于后續者。
碼頭文化下的武漢榮御
回到“大比武”的話題,武漢榮御省內初賽第一;南區半決賽第一;全國總決賽第一。南區半決賽時,總經理給參賽團隊群發一條微信:“不奪第一,別回來見我”。當然,總決賽時目標有所緩和,參賽團隊又收到一條微信:“自信但不自負,奪冠重獎10萬。”
這即是武漢榮御“保八爭一”參賽口號的由來,雖有玩笑成分,但足見公司上下,對新華三大比武的重視。為何?沒有十足能力,就很難在武漢市場立足,沒有新華三,也很難成就武漢榮御如今的市場地位。
“碼頭文化”一直是武漢的標簽之一,30年前的漢正街,這面揮淚甩賣到10元,那面已跳樓清倉到5元。此碼頭文化必然延伸到IT市場,不計成本的項目競爭屢見不鮮。武漢榮御希望能通過自己的技術實力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而不是一味地拼低價,“所以我們就要與新華三這樣崇尚技術的企業合作。”向沖說。
仍以無線產品為例,如限于銷售無線AP,武漢榮御的優勢就僅體現于方案設計、工程實施等方面的能力。但新華三在業內最早研發推出“無線+物聯網”解決方案,由此,基于新華三綠洲物聯網平臺,武漢榮御在無線校園解決方案中,實現人與物相連接,學生可以通過物聯網控制宿舍中的淋浴、空調、電視等設備。同時,在整合新華三大數據平臺,以及無線定位技術后,武漢榮御還可幫助高校完成學生日常行為軌跡分析,輔助高校進行各項決策。
再例如云數據中心,在整合新華三云計算平臺、SDN解決方案后,武漢榮御建成了全國高校首個云計算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極大地提升了高校業務上線速度,且運維管理完全可視化。
由此可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武漢榮御選擇了新華三,也正是通過消化吸收新華三的綜合解決方案能力,武漢榮御擺脫了“碼頭文化”的競爭,并最終在“新華三論劍”奪冠。
新華三是全球領先的新IT解決方案領導者,而武漢榮御的定位是技術服務、是新華三在湖北本土唯一的四星級服務商,兩個公司合作,能夠更好地提供大互聯、大安全、云計算、大數據和IT咨詢服務在內的一站式、全方位IT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