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云,世紀互聯旗下全資子公司,負責運營微軟在中國的公有云,包括Azure、Power BI和Office365,以及明年春季即將落地的Dynamics 365。
不過,我今天要講的,不是藍云的微軟業務,而是藍云幫助另外10多家應用開發商實現SaaS服務落地的業務。這一新業務還不太為人所知,藍云稱其為Cloud Landing In China(CLIC)。
從CLIC戰略的實施,我們也能夠更完整地認識藍云,認識微軟之外的那個藍云。
藍云很有外企風范,因為其繼承了微軟帶來的外企的嚴謹、標準化、流程化的工作風格;藍云也很有國內互聯網公司的風范,因為其有著快速反應、快速決策的機制。
這兩種特質的疊加,使得藍云不滿足于做好微軟業務,還要去拓展更廣闊的天地,于是就有了CLIC。
構建本土云生態
藍云的CLIC是一個戰略,也是一項業務。該業務主要是為國內外應用開發商提供落地、分銷、簽約、運維、售后、性能管理等持續服務,幫助他們實現云服務在中國的落地,并幫助他們拓展市場。
藍云CLIC業務的領頭人是藍云全球解決方案和戰略發展總經理董健。董健在微軟總部和亞洲任職近20年,在不同領域先后負責過多項重要的管理工作,今年1月1日剛剛加入藍云。
之所以要發展CLIC業務,是因為藍云看到了中國市場快速增長的云業務需求,也看到了生態系統建設對于云市場的重要性。
董健說,藍云希望能夠把幫助微軟在中國落地云服務的成功經驗,傳遞給其他國外公有云服務運營商;也希望能夠通過此舉來推動中國云計算產業的發展,賦能云應用產品。
選中應用層(SaaS)作為重點投入領域,是因為藍云看到了中國SaaS市場的巨大潛力,而且SaaS產品能夠與藍云現有的微軟云服務形成良好的互補關系,從而使藍云能夠為客戶提供包括IaaS、PaaS、SaaS在內的全方位云服務。
2018年全球IT支出預測。 數據來源:Gartner, 2018年4月
助力中國的SaaS產業
上面一組數據分析來自Gartner今年初發布的2018年全球IT支出預測及其相關分析報告。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公有云支出在整體IT支出中占比要比全球低得多(1.15% vs 5.06%),而SaaS在公有云中的占比也遠遠低于全球(18% vs 39%)。
從這組數據中,我們能夠看出差距,更可以看到希望——中國SaaS市場的未來成長空間很大。而目前的中國SaaS市場,尚處于小而散的狀態,缺乏有規模有實力的巨頭企業,這跟IaaS 市場格局形成了鮮明對照。
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一狀況,董健于今年初加入了世紀互聯藍云,致力于通過CLIC計劃的實施,幫助SaaS企業在國內市場的落地和銷售推廣。
董健說,這不僅是一個引進來的過程——為中國客戶找到最好的云應用,更是一個扶上馬的過程——幫助中國企業快速培養起SaaS能力。
董健入職后,先是用了三個月時間完成了流程的梳理工作,形成一整套的標準化的服務體系,給新的合作伙伴提供簡單易用的服務。
隨后,CLIC很快就進入爆發式成長階段,6個月內完成了20個SaaS的落地。僅在7月份的2018微軟Inspire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藍云就與UnifyCloud、徑點科技、AgilePoint Cloud和深圳法大大四家云服務商簽約,將他們的Azure上虛機管理和遷移服務、Azure平臺及賬單管理、基于Azure和Office 365的流程管理、電子合同平臺服務四大類云應用服務在國內的成功落地。
在前些天剛剛結束的微軟中國區微軟技術暨生態大會上,藍云又與Binary Tree 和青藤云安全達成合作。
從這些應用服務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它們與藍云的“本業”(微軟云)不是競爭而是互補關系。這些應用的使用可以促進客戶對微軟云產品(Azure, Office365等)的使用,提高云平臺的粘性,從而帶來更好的微軟云銷售業績。
董健介紹說,目前這些云應用主要還是集中在水平維度上,包括安全、災備、遷移等,而垂直維度的行業應用相對比較少,這也是國內SaaS市場的現實狀況。
藍云與來自國內外的應用開發商牽手合作。
為SaaS企業提供全流程服務
按照標準化和流程化的理念,董健對藍云所提供的CLIC服務進行了梳理,最后形成了六大類的標準服務,它們分別是:合規咨詢、業務運營、市場開拓、銷售推廣、管理運維、客戶支持。
從藍云CLIC合作伙伴名單中可以看出,其中既有國外企業也有國內企業,既有公有云應用,也有本地化解決方案。不同的合作伙伴,根據自身特點,可以從上述六大類中選擇自己想要的服務。
比如,國外云應用開發商,需要的往往是全流程服務,從落地到運維到銷售;而對有些國內應用開發商,就只是提供市場開拓和銷售推廣服務。
因此,不同類型的應用開發商,都可以加入到藍云構建的這個云生態系統當中,它們有些相互之間是競爭對手,但卻在藍云這里相聚。
董健說,這是由于藍云堅持中立第三方的角色,將自己定位成賦能者,不會與它們之間形成競爭的關系;同時提供嚴格的數據保護,保證數據不會泄露。
四年前,藍云運維的微軟云服務在國內成功商用,開創了國際公有云在中國市場合規、合法落地,穩健、可信運營的典范,其成功經驗也紛紛被其它國際云服務企業借鑒。通過微軟業務積累的技術能力、運營能力、合規能力,被藍云成功地付諸在CLIC戰略的SaaS應用開發商身上,幫助他們在中國落地,并推向需要它們的企業客戶。
藍云全球解決方案和戰略發展總經理董健。
急需實施能力強的合作伙伴
出于數據安全等方面的擔憂,中國客戶更喜歡把核心業務放在本地,把外圍和創業業務放在公有云上,這就形成了典型的混合云模式。藍云通過CLIC業務帶來的云應用,既有落在Azure上的,也有本地交付的,可以很好地滿足國內客戶的混合云需求。
無論是哪類軟件應用,要想在云時代取得成功,都面臨著很大的挑戰。董健說,云時代的應用開發商必須要實現快速迭代,更快地滿足客戶的應用需求;同時要改變原有的做產品的思維模式,完全按交付服務的思路來開發,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應用體驗。
僅僅開發出好的應用也遠遠不夠,還需要銷售和實施的合作伙伴,來把這些服務交付給客戶。下游生態的建設,將是藍云明年的主要工作。
藍云的合作伙伴分為兩類。有客戶關系的合作伙伴,來負責銷售;而有技術能力的合作伙伴,則負責交付實施。
實施能力強的合作伙伴,最受藍云的青睞,而云MSP將是藍云重點培養打造的合作伙伴。董健認為,這些合作伙伴的數量多少不是最重要的,但一定要懂云,具備很強的交付實施能力。
為了鼓勵合作伙伴來提升交付實施能力,藍云還制定了合作伙伴收益共享分配的原則,藍云、應用開發商和實施服務商都可以從中獲得相應的收益。
云生態創新探索剛剛起步
藍云是世紀互聯的全資子公司,其運營的則是微軟業務,管理團隊也多來自微軟。這樣一家兼具民企和外企風格的公司,正好成就了藍云的CLIC。
董健說,藍云一方面擁有民企般的快速反應機制,可以很快做出決策,而不必像外企那樣需要層層上報到總部。同時,藍云也擁有外企般的嚴謹流程,使那些想進入中國市場的國外公司合作起來非常流暢。
正是由于擁有雙方的優秀遺傳基因,藍云沒有滿足于微軟業務的成功,而是迅速走上了業務創新的發展道路,去探索適合中國市場的云生態體系。
無論在全球還是在中國,云生態的建設還都剛剛起步,云生態的未來發展還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除了世紀互聯藍云,其它IT企業也在這方面做出了很多貢獻。
我相信,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創新生態模式和新類型的云生態企業,在這方面的探索與創新不會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