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到“2018新華三論劍”的合作伙伴大比武總決賽進行了現場觀摩,觀看了上午的知識競賽和下午的項目宣講。
觀看完之后,我發現這次合作伙伴大比武有不少奇怪之處。
總決賽現場。
第一怪:消極比賽卻被表揚
“本次大賽,我們派上了全新的團隊參與,雖然沒有獲得理想的名次,但團隊的整體素質得到了提升,真正起到了練兵的作用。”上屆新華三合作伙伴大比武總決賽亞軍得主的浙江慧優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雖然今年未能晉級全國總決賽,但全隊新人上陣的他們以賽代訓,收獲賦能實效。去年的冠軍得主武漢榮御也與浙江慧優一樣,派出了全新班底,結果未能衛冕。
這一幕要是在體育比賽中,恐怕有“消極比賽”的嫌疑。但浙江慧優的此舉,卻得到了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渠道銷售與管理部總經理黃輝華的贊揚。黃輝華說,合作伙伴大比武的目的是合作伙伴賦能,是對新華三合作伙伴賦能成果的檢閱,而派新人上陣對合作伙伴整體能力的提升大有幫助。
他介紹說,“新華三論劍”是新華三今年提出的“融合平臺 無界生態”戰略中的重要賦能項目,目的在于從業務和人才維度全面賦能合作伙伴體系,建立并提升合作伙伴的核心業務競爭力,更好地推動百行百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今年的合作伙伴大比武,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共有來自600多家合作伙伴的3000多名銷售精英和技術骨干參與。經過三輪比賽,共有八支隊伍進入到最后的總決賽。最終,廣州華資獲得一等獎,而武漢榮御和上海華東電腦獲得二等獎。
冠軍得主。
第二怪:對手之間不愿競爭卻想合作
既然是比賽,那不同隊伍之間自然就是競爭關系。從業務角度來看,不同合作伙伴之間也應該存在競爭關系。但衛冕失敗的武漢榮御卻盛贊競爭對手。該隊選手李偉說,獲得冠軍的廣東華資實力很強,的確非常優秀,有很多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他還表示,兩家公司之間不存在競爭的關系,而是合作、互助、互相學習、互相賦能的關系。
武漢榮御的這番話,是對新華三“無界生態”戰略的最佳闡釋。新華三集團聯席總裁王景頗介紹說,“無界生態”這一理念,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無論你是誰,無論你從事任何行業,只要你有能力,大家聚合在一起,創造無限價值。
在這一生態系統中,不僅有新華三與合作伙伴的相互合作,也包括合作伙伴之間的合作。新華三也在積極促成不同類型合作伙伴之間的相互合作,比如ISV與SI在應用方案上的合作、運營商與銷售商在業務拓展上的合作等等。新華三則為合作伙伴構建技術、營銷、運營、服務和人才五個方面的融合平臺。
新華三集團聯席總裁王景頗。
第三怪:決賽不是一場是三場
在合作伙伴大比武總決賽現場,記者得知,這場決賽只是“2018新華三論劍”的一部分。在此前一周和此后一周,還有兩場決賽先后舉行。此前結束的是面向開發人員的Navigate創客節,此后進行的是合作伙伴安全精英挑戰賽。
這兩項賽事今年是第一次設立。參加合作伙伴大比武總決賽的有些隊員,在此前兩天剛剛結束了安全精英挑戰賽的半決賽,然后就迅速轉場而來。
王景頗介紹說,舉辦安全精英挑戰賽,表明新華三對于安全市場的重視,希望能有更多合作伙伴進入到安全業務領域中來,因為安全市場的成長潛力更強、增長速度更快、盈利空間也更大。參與今年安全精英挑戰賽的合作伙伴有150多家,參與的合作伙伴售前售后工程師有800余名。
今年更值得一提的是Navigate創客節。歷時近兩個月的新華三Navigate創客節,包括解決方案開發者大賽、黑客松大賽兩項比賽,和以技術分享為主題的技術轉角。
其中解決方案開發者大賽面向合作伙伴的技術精英,聚焦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新網絡和IT五大領域,基于新華三平臺功能進行開發,強調要體現業務應用場景。一共有50個團隊報名,10個團隊進入決賽。最終杭州品鉑開發的UWB高精度定位方案獲得了一等獎和15萬元的獎金。獲獎的10個解決方案,也將作為新華三集團2019年主推的聯合解決方案。
黑客松則是面向個人開發者和在校大學生的36小時連續開發比賽,基于人臉識別、物聯網終端行為分析兩大熱點技術進行開發比賽。
對于同時舉辦三項不同的比賽,王景頗表示,“無界生態戰略下,為了賦能合作伙伴具備應對變革的能力,新華三論劍承擔了更為重要的職責,三種不同的賽制,覆蓋更全面、更廣泛的合作伙伴,從不同層面實現賦能,真正意義上踐行構建五大融合平臺的承諾。”
新華三集團副總裁、渠道銷售與管理部總經理黃輝華。
第四怪:不談產品技術談應用趨勢
為了更加貼近實戰,新華三合作伙伴大比武的重頭戲——項目宣講,是模擬具體的客戶需求,由參賽隊伍來設計解決方案,并在現場宣講自己的方案。
總決賽的一支隊伍抽到的題目是保險公司數據中心方案,但在項目宣講時,該隊參賽隊員卻大談在數字化時代,保險公司應該如何通過互聯網手段進行營銷,以更好地業務拓展,而花費在講解方案里的產品講技術上的時間卻不多。
這并不是個例,很多合作伙伴的項目宣講都更多地談應用、談行業發展方向。這一趨勢應該與當下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大潮有關。如今,客戶更為關注IT能夠給自己的業務帶來什么改變,如何幫助自己的業務創新,而不太把精力花費在具體的產品和技術上。
由此,合作伙伴也在更多地從應用集成向應用開發轉型。本次獲得冠軍的廣州華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原本70%的業務是集成,而現在70%是應用開發和運維服務,幫助客戶數字化轉型。參加今年新華三合作伙伴大比武的行業ISV占比,也大幅度提升。
新華三也看到了這一趨勢,為合作伙伴提供了各種便利,包括打通合作伙伴與新華三的研發部門之間的聯系,通過設立新華三數字化創新實驗室,為合作伙伴提供應用系統的對接、驗證、測試、調優服務,使合作伙伴能夠為各個行業的客戶開發出創新的場景化應用方案。
除了在應用開發上的支持,要想跟客戶的高管和業務部門一起談業務、談趨勢,合作伙伴也需要更高的視野。為此,新華三今年還與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聯合舉辦了2018新華三行業戰略合作伙伴企業家清華經管研修班。在半年時間里,研修班通過團隊熔煉、專家授課、總裁分享及高科技展廳參觀等多種形式,幫助百余名新華三合作伙伴高管提升數字化領導力,幫助合作伙伴實現業務轉型升級。
項目宣講比賽評委陣容。
第五怪: 當評委扮起了“演員”
項目宣講比賽的評委,都是來自新華三的各方面專家。他們要扮演用戶的角色,站在用戶需求的角度來對參賽的方案進行評估,像現場評標一樣對參賽隊伍提問。
但這些專家評委畢竟不是專業“演員”,做起角色扮演來難免出偏差,有時會忘記自己的身份。曾經有選手在被提問之后,“反嗆”評委說,“難道您不記得當初提的需求了嗎?”。這種調侃,引起一片輕松的笑聲,為緊繃的決賽現場氣氛減了減壓。
氣氛雖然輕松了,但評委們對參賽方案的評判卻非常挑剔,因為他們要讓比賽現場更貼近客戶招標實戰。比如上面提到的那個保險行業參賽項目,雖然合作伙伴的銷售和工程師都講得很好,但評委卻指出,兩人配合得不好,思路似乎不一致,會讓客戶很迷茫。
為進一步貼近實戰,新華三合作伙伴大比武總決賽的項目抽簽,也不再是只提前一天進行,而是提前近一周就確定。這樣,可以給參賽隊伍更長的時間來準備項目方案,設計出更好的解決方案來。
看是“五大怪”,實際上無不透露著新華三實踐無界生態戰略,積極賦能合作伙伴的初心和誠意。
“數字化時代,合作伙伴需要以更加多元化的能力實現突破,在數字經濟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新華三將不遺余力支持合作伙伴的成長與發展,共享資源與機遇,攜手共贏未來。” 新華三集團聯席總裁王景頗最后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