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技跨越,智造精密制冷新時代——維諦技術(Vertiv,NYSE:VRT)建成超大風冷精密空調實驗室暨江門工廠三期投產慶典”,在江門工廠隆重舉行,標志著維諦技術(Vertiv)“根植中國,服務中國”理念又取得了一項重大落地成果。
啟動儀式
維諦技術(Vertiv)自落地江門,得到江門政府和同行企業的大力支持。本次投產慶典活動,廣東省江門市高新園區黨工委委員、江海區委常委李國和先生及江海區相關部門領導,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理事長、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院長李江先生,維諦技術(Vertiv)北亞區總裁祝金程先生,維諦顧問、原霍尼韋爾自控集團亞太區總裁、原霍尼韋爾大中華區董事長李寧先生,維諦技術(Vertiv)北亞區人力資源部副總裁張林先生、亞太區研發部副總裁崔益彬先生、亞太區熱量管理&融合解決方案事業部副總裁冉啟坤先生、北亞區運營部副總裁袁曉茹女士及公司相關領導參加了慶典儀式,共同見證了維諦技術(Vertiv)在國內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和研發的決心。
維諦技術(Vertiv)北亞區總裁祝金程致辭
維諦技術(Vertiv)北亞區總裁祝金程先生在慶典現場致辭,對到場的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對江門市政府與維諦技術(Vertiv)的大力合作表示感謝。祝金程先生表示,江門工廠三期及新建空調實驗室項目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與國家倡導的碳中和以及有效節能政策保持一致。
他介紹,作為國內首個超大規模多功能焓差實驗室,新建實驗室的單機精密空調測試達到500kW,這在行業內具有極重要的突破意義。它將滿足中大型數據中心對節能減排&集中供冷的需求,能快速響應客戶對非標定制化大型空調機組的性能/極限測試需求。
祝金程先生同時強調說,維諦技術(Vertiv)一直在業務運營和戰略決策上積極踐行“根植中國,服務中國”理念,與國內頭部企業保持緊密合作,并基于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不斷適時調整業務布局及加大投資力度,空調實驗室暨江門工廠三期的投產運營即對這一策略進行了完美詮釋。
廣東省江門市高新園區黨工委委員、江海區委常委李國和致辭
李國和常委在現場致辭,充分肯定了維諦技術(Vertiv)落戶江門12年來對江門高新園區的帶動作用,贊揚維諦技術(Vertiv)的科技創新實力及戰略眼光,對江門工廠三期及實驗室投產后的未來前景表達了期許。他表示,維諦江門三期投產既是維諦的盛事,也是江門的盛事。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理事長
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院長李江授予證書
維諦技術(Vertiv)空調實驗室技術先進,能更準確評測產品的可靠性、穩定性和節能效果,符合國家壓縮機制冷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評定要求。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李江院長在現場授予維諦GMPI檢定證書。
李江院長表示,維諦技術(Vertiv)的空調實驗室,展現了維諦技術(Vertiv)實力和節能環保的意識,也是一家企業社會責任心的體現。他預祝未來維諦技術(Vertiv)能向社會各個行業提供更優秀的產品。
李國和常委和祝金程總裁合影
投產慶典儀式結束后,現場嘉賓還實地參觀了江門工廠實驗室及生產車間,詳細了解了實驗室的實驗、測試平臺及工廠的生產流程和制造工藝。
作為目前行業最大的精密空調焓差實驗室,維諦技術(Vertiv)新建實驗室除了主要測試數據中心超大顆粒度預制化空調產品外,還可測試海外的超大型冷凍水、間接蒸發冷卻、動態雙冷源等形式的預制化精密空調產品,用途非常廣泛。
它擁有領先的實驗、測試條件和平臺,試驗裝置滿足GB/T 19413-2010 《計算機和數據處理機房用單元式空氣調節機》和 GB/T 17758-2010《單元式空氣調節機》的相關要求,測試系統所有設備運轉采用可編程序控制器+人機界面控制,測量值由計算機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并存檔,自動打印試驗報告,并可快速分析測試數據和試驗結果。
參觀實驗室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的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制冷解決方案規劃建設僅依靠理論計算值,實際誤差無法得到校驗。而維諦技術(Vertiv)超大風冷精密空調實驗室填補了這一空白,將發揮引導市場前沿技術走向的作用,對于進一步推動整個數據中心行業的健康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維諦技術(Vertiv)江門工廠生產的產品涉及多個產品單元,已經成為公司亞太區最大的精密空調制造基地。三期項目投產后,將主要生產公司未來領先產品,包括Liebert® EFC系列間接蒸發冷卻系統、Liebert® DSE系列一體化氟泵自然冷卻方案、Liebert® AHU系列風墻空調解決方案等能夠實現快速部署的大冷量、高能效的節能產品。
維諦江門三期
江門三期及新建實驗室的建成投產,不僅是維諦技術(Vertiv)不斷在國內加大投資力度的一個縮影,更是公司“根植中國,服務中國”理念的重要體現。長期以來,維諦技術(Vertiv)始終堅持這一價值主張,在本地研發、制造、服務上不斷加大投入,時刻響應國內客戶需求。隨著江門三期及新建實驗室的投產,維諦技術(Vertiv)也將在新的起點上,秉承一貫的理念,繼續彰顯“中國研發、本地制造、全球視野”發展戰略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