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華為中國生態大會2021”近日在深圳舉行。與會者表示,千行百業的轉型動力有內因也有外因,但是有認知有需求并不代表能夠走通走好數字化轉型這條路,每一家企業的境況各不相同,各自水平也有差異。構建具有數字化轉型特色的“供需關系”,須架起“數字之橋”。
寶德計算機高級副總裁沈健表示,對于產品、解決方案和服務等提供商來說,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面向未來,應攜手做智能時代的“架橋工”和“修路人”,跨越新數字鴻溝,邁向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
北明軟件董事長李峰認為,在時代新局中要把握新機,構建適應數字化發展要求的“伙伴體系”。
“助力數字化健康快速發展,攜手生態伙伴共贏未來,一要變革現有合作伙伴體系,二要升級數字技術生態。我國企業數字化雖然已有一定基礎,但距成熟還很遠。從信息化到數字化,是企業發展范式的根本轉變。”安擎(天津)計算機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陳盛才說。
神州信息集成戰略本部總裁閆光明表示,隨著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可以看到數字化轉型的趨勢性價值和機會空間無比廣闊。
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徐洋認為,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走在世界前列,政府和企業都在思考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技術創新,落地實踐成為解決方案,核心是通過技術融合共同創新。
云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倪佳認為,生態合作將不再是供應鏈的合作關系,更多的是解決方案組合、整合。以通路型伙伴為主的生態體系向能力型伙伴體系轉變,才能適應數字化時代的新變革,為行業和客戶帶來價值。
中科軟執行高級副總裁孫熙杰表示,自華為云開啟生態伙伴活動以來,中科軟在云業務與華為的合作加強。這次華為生態戰略的升級,不僅助力通路型分銷伙伴大有可為,還有大量獨立軟件開發商作為合作伙伴融入深度合作。
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過程,統信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高級副總經理、戰略合作部總經理朱建忠認為,數字化過程中的任何因素都是動態的,不僅要為客戶提供各類工具,更要幫助同路人,共同開拓價值新空間。
麒麟軟件副總裁李震寧從技術層面強調,華為最新的ICT產品和技術、行業場景化的產品組合能力和云/管/邊/端架構能力、華為云生態(應用使能、數據使能、AI使能等),其中涉及大力推進鯤鵬計算生態和昇騰AI生態的發展和激勵,以及鴻蒙OS生態、HMS生態和MDC生態。在這些底座基石之上,構建數據資產化,推進行業標準化,并且提供數字化咨詢與集成以及輔助運營。與此同時,華為還會攜手麒麟等生態伙伴在PaaS和SaaS層拓展更多的場景機會,滿足客戶更加精細化的應用需求。
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湯松榕表示,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裂谷”,應發揮各自優勢,共建共享數字化平臺,形成優勢互補。平臺既要有通用技術的“樂高積木”,也要有基于元數據多租戶架構的行業模板,滿足企業多樣的業務場景。
據悉,“華為中國生態大會2021”以“因聚而生,有能有為”為主題,與會者在華為生態直播間暢談數字經濟和數字化趨勢。擔任生態直播間主持的B.P商業伙伴創始人兼總裁國秀娟表示,要彌合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之間的溝壑,使數字化技術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就要先架好通往智能世界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