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正在成為各行各業的關注議題,時尚行業也不例外。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希望看到企業在節約資源、減少浪費和推動可持續發展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積極表現,以及順應整個行業發展趨勢,越來越多的服飾品牌正在積極地參與到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來。
為應對不斷變化的自然及全球社會經濟、節能減碳的目標所需,時尚行業零售商和制造商一直在尋求一種創新的方式,在減少浪費的同時又能保證關鍵運營。“循環時尚”這一新興理念或許可以幫助時尚行業達到減少浪費的目標。
面料設計應兼具時尚與可持續發展
然而“循環時尚”并非僅制作“可供回收”的服裝,而是采用經過專門設計、采購、生產和改良的紡織品和面料,以保證這些材料能夠被長時間地循環使用。推行“循環時尚”這一舉措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將遠超其他常規的方案,因為它不僅能夠重塑時尚經濟,還能夠減少服飾品牌對進口原材料的依賴。“循環時尚”模式正在打開時尚行業的新市場,為發展全新的創新體系鋪平道路。
要想從快消時裝轉變到“循環時尚”,對企業運營方式進行改革和轉型是必不可少的。這種轉型很有可能為行業經濟增長鋪就新的道路。據估計,“循環時尚”的潛在市場機會高達 5,600 億美元。但只有那些愿意轉向新的商業模式以提升服裝功能性和使用壽命,并且愿意對此投資的時裝制造商和零售商才能抓住這個機會。
攜手消費者共創新型服裝價值鏈
循環時尚不僅能夠促進紡織生產和可再生材料的發展,還能使消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循環時尚產品背后的制造環節。雖然循環時尚是應消費者需求和興趣而衍生的,但從消費者端和生產制造端兩端共同發力,一起向著環保減碳目標努力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雙向奔赴”。制造商和零售商可以致力于開發耐用、可重復使用的紡織材料,但能否有效延長成衣的使用壽命則取決于消費者。
然而在現實中,人們通常在服裝壽命結束之前就將其丟棄。在循環時尚模式下,舊衣服不僅不會被丟棄,還會推動商業模式發生轉變——如服裝租賃、二手市場淘貨、轉售和生產循環系列服裝等。這一變化正在顛覆價值鏈,推動時裝企業和消費者以不同的方式合作,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服裝,做到物盡其用。
時裝企業正在嘗試在不影響利潤的情況下提高服裝的使用率,以創造全新的可持續商業模式。比如,通過減少資源消耗,幫助制造商獲得成本優勢。由此節省下來的資源,可抵消企業在實施可持續發展舉措上的額外支出。企業可以通過生產更好的面料、提供更優質的服裝以及延長服裝的使用壽命,向消費者證明這類服裝的售價更高是合理的。為了更好地向消費者傳達這一價值,企業需要在業務的各個方面展開合作,包括生產、營銷和售后服務等。
循環生產創造新的市場機遇
那些愿意采用全新制造和零售流程的時尚企業有可能創造更多盈收。循環時尚的模式有助于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模式不僅有助于減少碳排放,還有助于時尚行業走向綠色環保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循環時裝采用的紡織品和面料在使用之后能夠重新循環,基于這樣的模式,即使這些原料無法增值,至少也可以保值。通過這種方式降低了服裝生產成本,服飾制造商可以為其它行業提供原料,以促進供應鏈健康發展,同時也開辟了新的市場機會。
循環時尚還能夠增強舊衣回收對消費者和零售商的吸引力。消費者可以通過二手店進行舊衣回收,或者尋找開展舊衣回收轉售業務的時尚品牌。品牌可以根據情況開展服裝以舊換新活動,進一步鼓勵消費者回收服裝的同時還能提升顧客的品牌忠誠度。
貫徹時尚可持續
雖然采用循環時尚模式會帶來諸多優勢,但也存在一系列挑戰。循環時尚風頭正盛,“第一家吃螃蟹的”企業需要確保整體流程以更可持續的方式開展,這意味著企業能夠實時監控庫存、采購、生產和銷售情況。企業必須確保新、復用產品的流入,并提升生產鏈的透明度,這必然會使供應鏈和市場渠道更復雜。
同時這也非常依賴客戶本身,而時尚行業一直在努力解決這一點。時尚企業必須不斷創新消費形式來吸引客戶,鼓勵他們通過以舊換新合作、換購或修改售后等服務來接納這一循環模式。在循環時尚模式下,品牌需要重新定義他們的材料分類方法,因為該模式要求將各種材料整合起來,從材料的最初形態到它們被復用后,再到使用壽命真正結束的整個過程。
重新評估內部流程
為了獲得競爭優勢,時尚品牌需要尋找更多的方法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盡管顧客行為不斷變化,但現代消費者非常注重服裝和運營的可持續性。時尚企業應該評估當前的業務流程,確定哪個環節消耗的資源最多,哪個環節浪費的資源最多,以及哪些物質或材料造成的污染最為嚴重。時尚品牌需要進一步強化與供貨商或供應商的合作,優化資源使用情況并減少浪費。
當前,年輕一代消費者成為消費主力,個性、多元、品質化的消費趨勢逐漸顯現。在“雙碳”目標帶動下,綠色低碳轉型在中國蔚然成風,讓更多時尚品牌和企業看到了新的商機,也擁有了通過自身行動為未來綠色發展助力的機會。
( 作者: Infor大中國區及韓國商業咨詢高級總監鹿崇 )
關于作者
鹿崇先生現任Infor大中國區及韓國商業咨詢高級總監。他在企業應用軟件領域有超過15年的實戰經驗。鹿崇先生自2003年1月加入Infor至今。加入Infor之前,他曾在KPWOOD公司任系統工程師、SSA上海公司任職商業顧問,還曾在迅達電梯擔任過項目負責人。鹿崇先生畢業于清華大學管理信息系統專業。